当前位置:二品小说网 > 叩问仙道 >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沸雪丹(2/2)

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沸雪丹(2/2)

‘啪!’

冰盘落进凹槽,严丝合缝。

出乎意料,灵阵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,立刻运转起来。反而是灵阵飞速汲取灵脉之力,这股力量不去支援灵阵,而是向中间的冰台汇聚。

冰台重现神光。

化身能够清楚地看到,冰台内部有一道实质般的寒光,围绕着冰盘不停运转,出现奇异的变化。

前所未见的景象引起化身好奇。

他凝视许久,恍然大悟。

“灵阵原来是这个作用!并非冰盘镇压阵眼,而是用大阵来温养冰盘,积蓄力量……”

冰盘内部只有寒煞一种。

修炼过程中,他能感觉到,每吸收一丝寒煞之气,冰盘里便少一丝。

冰盘会自行恢复,否则也无法一直支撑水相之主在墓穴上方的布置,但这个过程势必极其缓慢。

冰仪宫大阵能加快寒煞之气恢复的速度!

“不对,不是这么简单,冰盘同时也是镇压阵眼的宝物,能够反哺灵阵,两者相辅相成,好生精妙!”

化身单手放在冰盘上方,通过冰盘,立即便感到自己和灵阵里的宝旗产生了联系。

与此同时,化身意外发现。

在灵阵旁边,被灵阵遮掩,竟然还有一个神秘空间!

“冰仪宫的地形这么复杂……”

化身腹诽,低头看了一眼,好奇里面还藏有什么。找到阵眼,连水相一脉的传承都到手了,还不是尽头。

他沉心下来,摸索这座灵阵。

虽能通过冰盘感应宝旗,但也只限于完好的几杆。天长日久,灵阵还能维持已殊为不易,破损的宝旗早已摇摇欲坠,一个小波动便可能导致它们崩溃。

一不小心,引起整个冰仪宫崩塌都是有可能的。

化身轻触冰盘,引动灵阵,动作极为谨慎,终于听到‘卡卡’的声音,随即看到旁边的石壁缓缓移开,露出一个幽暗的空间。

这里明显空间更大。

之前还不觉得,亲眼看到神秘空间,化身才意识到,这里才是冰仪宫的中心,而非灵阵所在的大殿。

化身想了想,将冰盘留在冰台,迈步走进去。

“嘶,好复杂的禁制……”

看清空间的布局,化身暗暗心惊,墙壁上的禁制密密麻麻,令人眼花缭乱。

空间正中竟也有一座灵阵,其复杂程度还要超出外面的大阵。

不过,此时灵阵沉寂,并未运转。

化身看了一眼,便知道缺少支撑灵阵的宝物。

灵阵外形是一座太极形状的仙台,仙台周围虽是空的,但地上存在密密麻麻的凹槽,化身看到凹槽,反掌取出水火令,果然恰好能够插进去!

水火令本应和凹槽是一体的。

只是,他手里仅有七枚,而地上赫然有四十九个凹槽!

此外,化身还发现,太极仙台中间有静坐之位,在阳极和阴极位置,分别也有两个凹进去的地方。

阴极之位,和外面冰台一致,定是用来放置冰盘的。

阳极之位则是玉佩大小的形状。

“此阵如此复杂,还要借助冰盘和另一个不逊于冰盘的宝物,定有非凡的作用,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……”

化身迷惑。

欲要知晓,唯有一试。

可他手里只有冰盘,冰火令的数目也差得远。

想了想,他还是决定试一试,遂从冰台上起出冰盘,回到太极仙台前,先将七枚冰火令间隔插下去,然后盘膝坐在仙台之上,试探着将冰盘放在阴极之位。

缺少一件宝物,不是完整的灵阵,即便出现意外,也能随时脱身。

仙台并无异常。

但在冰盘归位的瞬间,四壁禁制纷纷亮起。

‘呼……’

忽然间,化身骇然看到空间里飘起一团团无形之火。

“阴火!”

化身声音干涩,汗毛倒竖。

秦桑突破元婴,曾历三灾,如何不认得阴火?

不过,元婴之劫的阴火比起现在实在是不值一提,恐怕只有传说中的化神之劫才这么恐怖!

化身当场便要落荒而逃,接着发现阴火其实不是真实存在的,而是四壁禁制映照出的幻景。

当看清幻象里的景象,化身呆坐在原地。

幻景之中。

阴火漫空。

在阴火内部,竟有一位道人,面容模湖,似在渡劫。

道人身下正是这座太极仙台!

不过,太极仙台上宝物完整,周围七七四十九枚冰火令齐齐整整,阴极之位端放冰盘,阳极之位则放着一枚赤红仙佩!

冰盘和仙佩皆大放异彩。

寒煞之气冲天,化作一道冰柱。

仙佩则射出火柱,本体仿佛都要融化了。

四十九枚冰火令和两件宝物气息勾连,齐齐腾空,环绕道人飞舞。

当是时,极阴之气和极阳之气经过仙台和冰火令之后,并没有针锋相对,而是交汇一股奇异之力,环绕着仙台和道人流动起来。

当这股力量临身,道人身体颤抖的幅度顿时小了许多。

无形阴火的气势大为减弱!

“此乃无相仙门先祖渡劫留影!渡劫大阵!而且是化神之劫!”

化身瞪大双眼,万万没想到,冰盘原来是渡劫至宝。

“只能渡第一灾,还是都行?”

化身屏住呼吸,凝神细看,可惜景象太模湖,看不清道人渡劫的细节,但也获得不少感悟。

终于等到道人成功度过阴火之灾。

下一灾即将降临,道人并未关闭仙台,灵阵之威反而愈演愈烈。

就在这时,化身被一阵响声惊醒,低头一看,地上的冰火令濒临崩坏。

至宝不全,阴阳不均。

且冰火令数量不足,快坚持不住了。

他忙将冰盘收起。

霎时间,幻景消散,四壁禁制沉寂,但幻景里的景象深深印刻在他心里。